这里是对@敬文图书馆的回复,直接点回应发布不了: 按我的理解,兄台说的主要是指的约稿这种情况。依个人陋见,如果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划分,所有期刊采稿都可被分为“约稿”、“推荐稿”和“自由稿”三种形式。对于期刊而言,在现行评价机制下,采用选题意义重大、既有学理性深度又有现实应用面向的文章是最佳选择。所以期刊会优先“约稿”,因为约稿对象一般是在业界内有一定影响力的、且双方有过合作经历的学者。这样的文章往往在选题上(通常是期刊预先指定的范围)和内容上(通常在论证框架、论据来源和核心观点上都比较成熟)都能符合期刊要求,从而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审稿流程,双方都能节省精力和时间。至于你说的投稿前跟编辑反复沟通讨论的情况我倒不多见,要真遇到这样的编辑是一大幸事,这简直是比很多导师都耐心负责。其次是“推荐稿”,这又分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经专业领域的学者审阅后推荐过来的,另一种是直接由责编推荐到主编那里的。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,都意味着文章已经过了一遍初审流程。但因考虑到其中夹杂的人情因素而导致文章质量可能出现问题,所以通常主编会对其进行把关,该退修的退修,实在不能用的也会退稿。不可否认,在推荐稿中,人情因素会起到一定作用,同时也会因具体期刊和具体文章而不同,但总体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文章本身,然后才是关系是否过硬。比如国图《文献》杂志,排稿都排到两三年后了,这种就算是推荐稿质量不过关人家照样不理你(身边真实例子)。所以,除了极个别情况外(如主编冒着个人风险安插一些劣稿进来,但自《求索》事件后这种情况会审查得越来越严),推荐稿跟自由稿的最大区别仅在于推荐稿不会被轻易退稿(相当于直接进入复审),而自由稿可能会在初审环节被无理由退稿。由于核心刊物版面有限,僧多粥少,加之人情这一不确定性因素,导致自由稿的生存空间被挤压,自由稿被录用的几率越来越小,所以才导致很多人在投稿前能找关系都尽量会找,就是怕承担未知风险并付出机会成本。《安徽史学》我确实不了解,但从个人经验和接触到的信息来看,大部分年轻人的大多数文章都是自由投稿中的,因为关系始终有限,而一个人总不能在一段时期内总是在固定的一两家刊物上发文章。在学界,羽毛比成果更重要。最后啰嗦几句,年轻人若要想成为大牛,就不能仅仅冲着发表的目的去写文章,不然就算发出来了也意义不大,顶多在评职称时凑个数。而对于已成为大牛的人,随便写个什么都有刊物抢着要。总之,不要心浮气躁,保持努力上进的意志,脚踏实地往前走,是真金就不怕发不了光。当遇到瓶颈时,与其一昧抱怨,不如换个角度想,正由于关系稿的存在,才使我们更能够借助这一压力来促进自我提升,从而不断超越呢
项目:安徽史学